临床医考考前速记-儿科9
来源:金英杰医学教育 点击数:157 更新时间:2024-07-31
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
考点1:主要病因
1.日光照射不足(主要病因)
2.人工喂养者
考点2:临床表
现
1.初期(早期)
(1)症状:6个月以内(尤其<3个月婴儿),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,主要表现:性格改变,如易激惹,烦躁,夜惊,多汗,枕秃,此期常无骨骼改变。
(2)血生化改变:轻微
1)血钙一过性下降;血磷降低;碱性磷酸酶(AKP)正常或稍高
2)血清25-(OH)D3下降
(3)X-线改变: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。
2.激期:以骨骼改变为突出
(1)头部:
1)颅骨软化:6个月以下婴儿;乒乓球样感觉.
2)方颅:7-8个月以上小儿;头围增大、鞍状或十字形颅
3)前囟:
⚫扩大:6个月不缩小
⚫闭合延迟:18个月尚未闭合
4)牙:出牙延迟
(2)四肢
1)脚踝:6个月以上;手镯脚镯
2)下肢:1岁以上;X/O型腿
(3)胸部: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。
⚫肋骨串珠、鸡胸、郝氏沟、漏斗胸
(4)血生化:血钙稍降低,血磷明显降低,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。
(5)骨骼X线检查:长骨钙化带消失,干骺端呈毛刷样,并有杯口状改变,骨骺与干骺端距离加大,骨质普遍稀疏,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。
3.恢复期
(1)血生化:血钙磷浓度逐渐正常,碱性磷酸酶约1-2个月正常。
(2)骨骼X线检查: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,骨密度增浓,逐步正常。
(3)后遗症期:2岁后小儿,仅遗留骨骼畸形,见重度佝偻病患儿。
考点3:诊断与鉴别诊断
1.鉴别诊断
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(家族性低磷血症)
多发生于1岁后,且2-3岁后仍有活动期表现,血钙多正常,血磷低,尿磷增加。
2.诊断
(1)确诊=病因+症状和体征+血生化+骨骼X线
(2)血清25-(OH)D3和1,25-(OH)2D3水平已明显降低,为早期诊断指标。
(3)血生化与骨骼×线改变是金标准。
考点4:治疗与预防
1.治疗目的控制活动期,防止骨骼畸形。
(1)补充维生素D
①口服法:每日给维生素D 2000- 4000IU(50-125 u g)或1,25-(OH)2D3(罗盖全)0.5-2.0ug,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;
2.预防
(1)胎儿期:孕母应摄入含维生素D及钙、磷的食物,并多晒太阳,
冬春季妊娠或体弱多病者可于孕后期给予维生素D及钙剂。
(2)婴幼儿期:多晒太阳,给生理量维生素D。
(3)早产儿、低出生体重儿、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 /d,3个月后改预防量(400u / d)补充至2岁。
(4)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VitD 400IU /d至2岁。夏季户外活动多。
责任编辑:金英杰左左
下载医学APP
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
|
下载金题库APP
刷好题 强记忆
|
关注官方公众号
资讯、福利 不错过
|